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蓝天救援队把“蓝天精神”进行到底
发布日期:2016-06-28

6月23日下午,盐城市阜宁、射阳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当天晚上9点,常州蓝天救援队队长秦晓良接到中国蓝天救援队的派遣函,他和另外两个队员张国兴、戴晓颖1车3人立刻携带个人装备赶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

秦晓良说,下了高速开往阜宁的40公里路上,风还是很大,沿路随处可见碗口粗的树倒下,一派凄凉的景象。6月24日凌晨3点之前,车队到达阜宁中国蓝天救援队前方指挥部。

常州蓝天救援队队员被派到龙卷风核心区域北陈村、陈运村,进行排查房屋倒塌情况,查看是否有村民被掩埋在废墟下。“全村700多户,有100多户倒塌。”队员还帮村民把掩埋在废墟里的粮食搬运出来,由于留守村民大多是老人,所有的粮食都是队员一点点搬出来的。

秦晓良说,一上午大家搬了有近20吨的砖块,由于走得匆忙,忘戴手套,排查时搬动大量砖块,有队员的手都受伤了。

公益理念:

常州蓝天救援队队长秦晓良说,蓝天的理念就是:“不期待任何的报酬,不商业化,坚持人道主义精神……向全国开放,保持统一管理模式,平等和谐的相互支持援助。”

的确,中国蓝天救援队自2007年创立,经历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菲律宾风灾、尼泊尔8.1级地震等大量国内外重大救援活动,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更在全国多个城市发展了兄弟队伍。

常州蓝天救援队跟随着这份蓝天理念,参与了一个又一个救援。远至海南文昌、云南鲁甸,近到宜兴善卷水库、金坛钱资荡,都能看到常州蓝天人的身影。

秦晓良说,蓝天精神是“牢记责任,坚韧前行!同在蓝天下,携手做公益!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全队58名成员都为此身体力行着。加入蓝天,就像开始一段不知终点的修行,每周技能培训雷打不动,每年还要外出参与更专业的培训,院前急救、基础绳结、无线电操作、开船打捞、负重徒步等等技能全要掌握。

加入蓝天有多难?首先要认同蓝天理念和精神;其次填写志愿者申请表,参加公开课和技能培训;3-6个月后进行考核,通过者才能成为预备队员;最后,在2年时间内,考察你在队内的参与度与奉献精神,不断学习和接受各种救援的考验,才有可能能正式成为队员。

团队建设:

目前,中国蓝天救援队建立了223支分队,常州蓝天就是其中一员。常州蓝天救援队于2013年6月开始筹备,在常州红十字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2014年4月得到中国蓝天救援队授权正式建队。

目前,常州蓝天共有队员58名,志愿者上百人,拥有中国红十字会培训初级救护员1人,江苏红十字会培训救护师6名,常州市红十字会培训初级救护员27人,通过国家无线电考试取得呼号35人。

常州蓝天在参与本市的救援同时,不断走出去与兄弟市救援队合作开展训练和救援演练。目前,常州蓝天已经具备水上救援的能力,面对连续暴雨的天气,他们随时待命。秦晓良说,全队拥有两艘船,在无锡训练多次,也有水上打捞的经验,为应对紧急救援时刻准备着。

 

主办单位:常州市红十字会

地址:常州市健身路33号

电话:0519-88155025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6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