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穿越赤道的爱心接力
发布日期:2013-02-06  来源:常州红十字会

——记我国首例向新西兰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孙萌婷

2月4日,一袋由一位80后江苏女孩捐献的“生命的种子”,满载着希望,飞过赤道,穿越印度洋和太平洋,最终在新西兰落地。6日,这袋“生命的种子”被移植到一位患有嗜血细胞综合征的3岁新西兰小男孩体内,完成一场生命的接力赛。常州80后女孩孙萌婷的这次成功捐献,也让她成为我国首例向新西兰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同时也是江苏第10位和我市第1位涉外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刻骨铭心的“十全十美日”

1980年出生的孙萌婷,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她和大多数80后女孩一样,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在父母身边。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常州,在一家公司找了一份财务的工作,因为工作踏实勤奋,连续5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2011年她还入了党,2012年又当选为公司团支部书记。

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始终保持着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主动到街头献血点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她已无偿献血12次。在这12次献血过程中,最令她难忘的是第9次献血,也就是这一次献血让她在冥冥之中与另一个小生命结下不解之缘。

那天是2010年10月10日,传说中的“十全十美日”,孙萌婷在献血的同时,也参加了造血干细胞采样,由此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没想到这个偶然的决定,竟然这么快就配型成功,而且还是一次跨国捐献。

配型成功的喜悦

据省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7月,中华骨髓库正式加入世界骨髓库,7月30日向总部位于荷兰的世界骨髓库首先上传5万份数据。8月份,省红十字会就接到来自新西兰骨髓库的检索申请,在高分辨比对后确定孙萌婷是最佳人选。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孙萌婷没有一点犹豫,十分开心的答应了捐献。当记者问到她的想法时,孙萌婷说:“这毕竟是救一条生命,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既然轮到了我,我就应该上。”市红十字会领导十分重视这次捐献,担心孙萌婷的父母不同意女儿捐献,专门到孙萌婷家准备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没想到这对普通退休工人非常支持女儿的善举,他们对女儿说:“这是救人的好事,你自己决定的事自己做主,我们支持你。”原来,孙萌婷的父母都是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她父亲曾多次参加过无偿献血。

9月份,孙萌婷又顺利地完成了高分辨确认和体检工作,原定于11月28日的捐献,由于小患者的病情复发,没能成行。今年1月份患者病情稳定后,中华骨髓库再次启动了移植程序,因此就有了这次春节前的捐献,她也成为了中华骨髓库首位为新西兰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重达140毫升的“生命种子”

1月25日上午,市红十字会为孙萌婷举行了简朴的欢送仪式。仪式上,市红十字会杨跃忠副会长对孙萌婷的义举表示钦佩和感谢,孙萌婷所在的江苏丰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导也十分赞赏她的善举,不仅给她发放慰问金以示鼓励,还号召全体员工向她学习,积极参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1月29日上午,孙萌婷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坐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正式开始了她跨越赤道的生命接力。

孙萌婷抵达北京后,入住北京空军总医院,自1月31日起,她每天都要打1针动员剂,为采集造血干细胞做准备。至捐献当天,她一共打了5针动员剂。4日上午,在市红十字会杨跃忠副会长的陪同下,孙萌婷进入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9点,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医护人员启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采集设备,分别在孙萌婷的两个手臂上插上管子,开始采集。全血从孙萌婷的左臂静脉处流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出造血干细胞后,再自右臂回输至体内。到中午12点多,采集工作顺利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血液外周循环1万多毫升,共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40毫升。

捐献刚刚结束,来不及下床活动,孙萌婷首先想到要给远在常州的父母和同事发短信报平安,告诉他们任务圆满完成,自己很好。

爱心的见证与祝福

  下午1点多,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副主任高东英以及新西兰骨髓库的负责人菲舍尔赶到医院,向孙萌婷表示慰问,并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高主任告诉孙萌婷,她是我国第329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第111例涉外捐献者,并向她表示祝贺。市红十字会杨跃忠副会长也代表市红十字会为她送上了鲜花和慰问。

  对于孙萌婷的善举,年过七旬的新西兰骨髓库负责人菲舍尔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患者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您是与他唯一配型成功的志愿者,非常感谢你的善举。”为此,她还特意送上了中国新年祝福,祝孙萌婷春节愉快。

  办理完交接手续,菲舍尔将造血干细胞放在特殊的保管箱中,连夜转机飞往新西兰。目前,这些承载着希望的“生命的种子”已经顺利送抵新西兰首都奥克兰,并在当地时间6日上午为小患者进行移植。

孙萌婷与我市红会工作人员于5日晚乘坐高铁返回常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俞坚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俞会长称赞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大爱无疆的真谛,希望她好好休息,早日恢复,并向孙萌婷一家送上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希望更多人奉献爱心

据了解,我国有400多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有3万多名白血病患者死亡,其中一半以上是花季青少年。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最为有效方法之一。而造血干细胞非血缘关系的配型相合率仅为几万分之一,孙萌婷能和一位远在新西兰的3岁小男孩配型相合,用她的话来说“这是生命的缘分”。两个不同肤色、素未谋面的人,却因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就这样成为“生死之交”。孙萌婷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实现捐献的同时,还把市红十字会给她的5000元营养费捐给了一位正在住院治疗的白血病大学生,同时向全社会呼吁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孙萌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80后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诠释了爱心无国界的美丽故事,用自己的奉献挽救了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她的善举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自1月25日起,就被广泛宣传和报道。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常州电视台等电视媒体都做了报道和追踪,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南京日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人民网、中国文明网、江苏网、常州网、中吴网等众多平面网络媒体也都及时做了宣传报道。常州文明办还把孙萌婷的善举列入“常人尚德”专栏加以宣传。目前,市红十字会正在着手为孙萌婷申报“常州好人”的称号,以此来表彰鼓励孙萌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以此推动我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常州市红十字会办公室  张涛

 

主办单位:常州市红十字会

地址:常州市健身路33号

电话:0519-88155025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6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