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张云云会长在市红十字会九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2-09-20  来源:常州红十字会

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   张云云

 

各位理事,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红十字会九届二次理事会议,更换、增补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聘请名誉会长,我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能够当选为新一届红十字会会长,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要感谢各位理事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作为红十字会会长,今后我将和大家一起坚持红十字会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七项基本原则,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大家一道再创常州红十字事业的辉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7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是红十字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红十字事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意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很多重要观点,也体现了理论上的创新,内容弥足珍贵。《意见》的及时出台,对各级红十字会来说是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

全市各级红十字会要以《意见》的出台为契机,牢牢抓住机遇,深刻领会《意见》的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意见》上来。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意见》中关于红十字事业在发展方向、改革重点、核心业务、组织架构、环境保障和领导支持等方面的精神内涵,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提高做好红十字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使今后各项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有序开展,全面促进我市红十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 正确对待成绩和挑战,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0年底换届以来,新一届理事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理事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红十字会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骄人业绩,进入了全省红十字会系统的第一方阵。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天目湖景区红十字会,得到了总会领导华建敏副委员长的充分肯定。人体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双双实现了零的突破。实践证明,红十字会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得力助手,成为和谐常州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常州红十字人是一个富有爱心的群体,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团队。在去年的“网络风波”面前,依然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红十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信赖;充分体现了常州红十字事业活力未减、动力充沛,以突出的工作业绩积极应对“网络风波”的冲击。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坚定信心;更要清醒认识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努力开创我市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 抓住核心发挥优势,努力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

我市红十字会工作通过多年的发展,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水平和效益都有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差距,我们的救助实力、筹资能力、宣传发动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现状,我们要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牢牢抓住机遇,认真思考对策,围绕中心工作,树立品牌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做好核心业务。各级红十字会要致力于做好紧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人体器官捐献等核心业务工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发挥好红十字会独特的优势,发挥好红十字会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

二是要发挥理事职能。红十字事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各位理事,尤其是此次会议新增补的理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公益热情和社会影响力,积极参与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各理事单位要把做好红十字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真正做到理事管事,发挥好职能作用。

三是要努力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网络风波”使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如何提升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红十字会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操作、清正廉洁,还要多宣传,努力提升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各位理事,同志们,红十字事业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在新的历史阶段让我们团结一心,务实创新,积极进取,携手并进,努力开创红十字事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主办单位:常州市红十字会

地址:常州市健身路33号

电话:0519-88155025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6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