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红十字眼库在常州市三院成立
发布日期:2013-11-19  来源:常州红十字会

    11月15日上午,常州市红十字眼库在常州市三院成立,这标志着我市第一家人体组织之一的角膜组织库正式建立。同时,这也是继南京、苏州之后,江苏省成立的第三家红十字眼库。出席本次授牌仪式的有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俞坚,卫生局副局长秦锡虎,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朱成凤,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鱼国盛、书记赵卫忠副院长柳龙根赵小平、时建龙

  据权威资料报告:角膜病是我国致盲眼病的前三位病因,我国约有400万角膜病盲人,其中大多数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是,实际上全国每年开展移植角膜的手术仅为3000到5000例。”

    “我市每年约有400-500人因角膜疾病致残、致盲。”市卫生局副局长秦锡虎介绍说,如今全国多数中心城市普通开展了角膜移植技术,而常州地区在这一领域相对滞后,其中一方面是人员和技术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眼角膜等组织缺乏的原因。“现在,常州市红十字眼库已经按标准建立,这将为常州地区眼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眼角膜采集、保存等材料支持,也将为本地区眼角膜的志愿者捐献眼角膜提供帮助和便利。”

     “目前眼角膜的来源仍然比较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动员更多的人加入捐献眼角膜志愿者的行列。”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朱成凤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市红十字会共有89人角膜捐献志愿者,今年成功捐献1例,从工作开展到现在共成功捐献了16例。

 红十字眼库公开透明,并能保证无偿供患者使用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之窗,而角膜则是这扇窗户上的玻璃。

   “每年都有大量的角膜病和角膜外伤的患者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来治愈,红十字眼库的捐献渠道来自红十字会,是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的,并能保证无偿供患者使用。”据市三院院长鱼国盛介绍,目前红十字眼库无论是运作机制、管理制度还是必要的设备都已经基本到位,前期已经投入几十万元。近期内,该院将和青岛眼科医院眼库建立协作关系,在角膜来源匮乏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               

    一对眼角膜,可以供2-4名眼疾患者使用

    市三院的眼科主任周建强介绍说,因为角膜资源紧缺,捐出的一对角膜可以供2-4名眼疾患者使用。比如说,如果受者的角膜只是部分缺失或损伤, 只需要修补的话,就可以将一对角膜剪成数块,移植给受者。但如果受者的角膜是完全损伤的,那一只角膜就只能挽救一只眼睛。“不是每个捐献者的角 膜都适合移植,因此捐献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记者了解到,市三院眼科每年的急诊患者达133000人次,年手术量3903例,因角膜疾病入院的病人约有300例。虽然其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本地区 享有很好的声誉,但因为大多数角膜疾病患者,在一定时限内等不到角膜,只有摘除眼球,从此沦入黑暗的世界。

    “如果没有眼库的话, 即使用湿放保存的技术,眼角膜也得在24小时之内做掉。如果有了眼库的话,可以将角膜放在保存液里,至少可以存放一周。一周后还能做成脱水的甘油角膜永久保存。”市三院的眼科医生孙倬说。


    

                                                (杨晓卫 贺燕)

 

 


 

主办单位:常州市红十字会

地址:常州市健身路33号

电话:0519-88155025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6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