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务工作 >> 应急救护 >> 内容
世界急救日,市红十字会与慈善总会向常州大学捐赠AED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红十字会  浏览次数:  字号:〖

在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为深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9月12日上午,常州市红十字会携手常州市慈善总会,共同向常州大学捐赠了1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捐赠仪式在常州大学行政楼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戴亚东,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市红十字会副会长、二级调研员季宏林,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章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校园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突发心搏骤停事件时有发生。AED作为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被誉为“救命神器”。此次捐赠的10台AED将科学部署于校园内人流量大的公共区域,如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被快速获取和使用。

捐赠仪式结束后,市红十字会组织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团队,为该校师生精心筹备并开展了首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据悉,市红十字会已制定了详细的后续培训计划,将重点围绕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关键急救技能,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专项课程教学。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在年内完成2000名师生的培训目标,通过“硬件设备配置”与“人员技能培养”,全面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据悉,9月11日,市红十字会还为市新闻传媒中心捐赠1台AED,并为中心员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超过55万例,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猝死,而抢救成功率却不足1%。在心搏骤停发生后的“黄金4分钟”内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能将存活率提升至50%以上。此次捐赠活动标志着我市“AED进校园”计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未来有望覆盖更多大中小学校园。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6  苏ICP备05003616号-2